【7月21日为家庭守望】|谈谈我们在家庭中的“双标”现象

2025-07-21

20241222短.jpg⬇️点击下方收听音频⬇️


亲爱的弟兄姐妹,主内平安!欢迎来到365天为家庭守望。


马太福音7:3-5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,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?你自己眼中有梁木,怎能对你弟兄说:‘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’呢?你这假冒为善的人,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,然后才能看得清楚,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。


默想

我们在家庭里,最容易对谁挑剔往往不是外人,而是我们最亲近的人。我们能一眼看出孩子的缺点、配偶的不足,却常常忽略了自己也有不小的问题。


这段经文把我们常见的“挑剔别人、宽待自己”的倾向,称作是眼中的梁木那不是小问题,而是一个影响我们判断、扭曲我们视角的巨大障碍。我们以为我们在“帮助对方变好”,其实是在用“圣洁的理由”掩盖自己不想面对的问题。


我们常常对家人用律法,对自己用恩典;对配偶要求成熟,对自己却允许情绪;我们责备孩子不尊重人,却自己在他面前说话不留余地;我们想让家庭变好,却不愿意从“我”开始悔改。


其实,这不是“能力”的问题,而是“心”的问题。我们没有意识到,家庭中真正有果效的改变,往往不是从“我指出你的问题”开始,而是从“我先看见自己的梁木”开始。当一个人谦卑下来,承认自己也有盲点,也需要成长,他看别人的方式就会改变;他表达的语气不再咄咄逼人,而是带着温柔与同理;他也更容易停下来倾听,不再那么急着“纠正”。


特别是在亲密关系里,如果我们常常扮演“属灵警察”的角色,总想指出别人哪错了,很容易造成一种“我对你错”的压迫感。久而久之,家人只会越来越防备,而不会愿意听你说的话。真正能带出改变的,是彼此愿意一起回到神面前,承认我们都不是完全人,但我们愿意彼此看见,也愿意一起成长。


如果你愿意,不妨在今天,换一种方式面对你的家人。不急着说教,不着急改正,而是先问问自己:“我希望他改变的地方,我自己是不是也做得不够好?”如果我们先去除心中的梁木,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看清对方的需要,也更容易用爱去修复,而不是用力去拆毁。


11.jpg


祈祷

主啊,我们常常看见别人眼中的刺,却看不见自己眼中的梁木。我们在家庭中挑剔,却很少谦卑;我们要求别人改变,却忽略了自己也需要被更新。我们总是以为自己说得对,做得对,却忽略了语气里的伤害、态度中的冷漠,还有眼神里流露出的控制与轻视。


赦免我们的骄傲,也医治我们里面的不安全感——很多时候,我们越是在意别人有错,是因为我们不敢面对自己也在软弱中。主啊,求赐我们一颗受教的心,让我们不急着纠正,而是先在面前悔改;让我们先认自己的罪,再去看别人的需要;先成为和平之子,再去作劝导之人。


也求帮助我们在家庭中建立一种新的氛围:不是彼此指责、彼此设防,而是彼此遮盖、彼此鼓励。让我们在爱中说诚实话,在恩典中带来提醒。让我们懂得为对方留空间,也愿意为改变付出代价。主啊,我们不要只是指出问题的人,而是愿意成为承担责任、带来修复的人。


愿我们的生命成为家庭中温柔的器皿,愿我们的悔改成为家庭转变的起点。主啊,从我开始。奉耶稣的名祷告,阿们


2023.12.26-31.jpg


编辑:丽莎

365天为家庭守望

录音:Daisy

后期:佳音

技术:贾弟兄

海报:郭弟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