⬇️点击下方收听音频⬇️
亲爱的弟兄姐妹,主内平安!欢迎来到365天为家庭守望。
传道书7:16不要行义过分,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,何必自取败亡呢?
默想
这节经文听起来有点矛盾:难道行义还会过分吗?难道智慧还会过度吗?其实,经文不是要我们消极行事,而是提醒我们:当人陷入极端、把义或智慧当作自我夸耀时,反而会带来伤害。
在家庭和生活中,行义过分的表现其实很常见。夫妻之间,有的人坚持我是对的,哪怕争论到伤了感情,也要让对方认输。这种过分的义,本质上已经不再是追求真理,而是维护自我。
养育孩子,父母常常以我是为你好为理由,要求孩子事事都符合自己的标准。其实这往往带给孩子的不是爱,而是压力和挫败。
待人处事,有时我们要求别人必须像自己一样有责任感、守规矩,否则就批评、论断。久而久之,人际关系容易紧张。
“行义过分”的背后,往往是一种自义:觉得自己站在高处,别人都该按我的方式来。这不仅让关系失去温柔与包容,也让人陷入孤立。
同样,过于自逞智慧也会带来问题。比如:夫妻争论时,有人总要用逻辑和推理证明自己有道理;父母教育孩子时,总要用大道理压制对方。结果不是建立,而是让人心更远。
真正的义和智慧,都应该伴随着谦卑与爱。行义,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好,而是愿意在爱中成全别人;智慧,不是为了彰显聪明,而是为了帮助人得益处。
在家庭生活里,很多时候需要的不是过分的义,而是合宜的恩典;需要的不是过度的智慧,而是温柔的理解。当我们放下必须正确的执着,反而更能建立关系;当我们承认我也有限,反而更能靠主得智慧。
祈祷
亲爱的天父,祢提醒我,不要行义过分,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。我承认,在家庭和生活中,我常常坚持自己的标准,用对与错来要求别人,用道理来证明自己。结果并没有带来和谐,反而让关系受伤。
主啊,求祢给我一颗谦卑的心,让我在行义时记得伴随爱,在运用智慧时记得带着温柔。让我明白,家庭需要的不是谁更有理,而是谁更愿意包容和建造。
愿我在夫妻关系中,少一点争强好胜,多一点理解与体谅;在养育孩子中,少一点苛责,多一点接纳与鼓励;在人际关系中,少一点自义,多一点恩慈。
主啊,我愿意承认自己的有限,求祢赐下真正的智慧,让我的家庭因祢的爱与真理而被建立。奉主耶稣的名祷告,阿们!
编辑:丽莎
365天为家庭守望
录音:Daisy
后期:佳音
技术:贾弟兄
海报:郭弟兄